• 期刊首页
  • 期刊导读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邮箱投稿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期刊导读
期刊介绍
投稿指南
邮箱投稿
在线投稿
联系我们

综合新闻

  • 长沙d类人才标准和待遇(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核心期刊(保健与健康杂志
  •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参考文献自动生成(医学生
  • 聚焦精准医疗!11月18-20日中国精准医疗大会将在
  • 姜异康 孙守刚 贾万志:活蛋白现代医学话春秋

通知公告

  •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刊物宗旨
  •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征稿要求
  •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投稿方式
  •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收稿方向

您现在所在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临床免疫学领域高层次人才和专职研究人员招聘(2)

来源: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2-16
【作 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 要】:杨琼琼教授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肾内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为广东省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

杨琼琼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肾内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为广东省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分会肾病营养组副组长、中国医疗保健国家交流促进会肾脏病防治分会委员、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慢性病代谢管理项目组副组长、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肾脏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肾脏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协会肾脏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终末肾脏病防治联盟执行理事长、中国女医师协会肾脏病及血液净化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药学会肾脏病用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血液净化学会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肾脏移植学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临床病理专业组副组长等。广州市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国际泌尿系统杂志》第九届编辑委员会编委、JASN中文版编委。参与制定国内肾病12余项指南,包括《肾活检病理诊断报告模式专家共识》、《慢性肾脏患者妊娠管理指南》、《中国肾脏疾病高尿酸血症诊治的实践指南(2017版)》、《腹膜透析相关感染的防治指南》等。研究生国家级规划教材《肾内科学》第3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划教材《内科学肾脏内科分册》第2版编委。曾获得2018年第四届羊城好医生,2018年广东医院最强科室之实力中青年医生,2018年度“胡润?平安中国好医生,2020年度岭南名医等荣誉称号。

戴冽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风湿内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博士后,中山大学教学名师。广东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第五届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及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常委,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风湿免疫分会副主委,广东省医学会粤港澳大湾区风湿免疫联盟主席。主要研究方向为类风湿关节炎及痛风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主持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20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共发表论文241篇,其中在Arthritis Rheumatol、J Autoimmun、Rheumatology (Oxford)、Front Immunol等杂志已发表 SCI 论著62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32篇,影响因子10分以上2篇,5分以上15篇);国内发表论文179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155篇。

江山平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疑难病会诊中心主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内科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内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临床肺科杂志》、《新医学》、《广东医学》、《实用医学杂志》编委。科学研究:江山平教授团队先后承担国自然课题10项;出版专著2本。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著80余篇,其中SCI收录36篇。

擘画新蓝图,起航十四五!为增强临床免疫学学科及团队实力,加快推进研究型医院建设,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免疫学团队现面向全球英才发出诚挚的邀请:加盟逸仙,共创伟业,为健康中国保驾护航!

二、招聘学科方向

1、免疫性肾病方向:IgA肾病和狼疮肾炎临床和基础研究、慢性肾脏病综合防治

2、风湿性疾病方向: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痛风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3、免疫性气道及肺疾病方向:支气管哮喘和免疫性肺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三、招聘岗位及要求

岗位基本条件: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拥有较好的学术能力和学术背景,治学严谨,学风正派,师德高尚,团结协助。

?1、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

(1)领军人才:从事具有重大创新性、发展前景以及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工作,并取得具有重要创新和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学术地位和学术水平与此相当,或者在临床医学领域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年龄不超过50周岁。

(2)中青年杰出人才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上一篇:堪培拉大学医学健康学院:尖端技术+临床实践
    下一篇:马强医生整形科普:什么是“美容医学”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投稿 |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编辑部|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版面费 |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论文发表 |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