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首页
  • 期刊导读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邮箱投稿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期刊导读
期刊介绍
投稿指南
邮箱投稿
在线投稿
联系我们

综合新闻

  • 伏天养生,您准备好了吗?
  • 中医与中药学普及:什么叫冬病夏治,它的治疗原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科学院揭牌 培养卓越人才
  • 黄瓜居然有这个功能!早知道每天吃一根了~
  • 天三奇再次免费救助四百名患慢病孩子

通知公告

  •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收稿方向
  •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投稿方式
  •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征稿要求
  •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刊物宗旨

您现在所在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中医与中药学普及:什么叫冬病夏治,它的治疗原

【作 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 要】: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 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 “ 冬病夏治 ” 是根据 “ 春夏养阳,秋冬养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冬病夏治”是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利用夏季人体阳气最旺盛之际,治疗某些属于虚性、寒性的疾病,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达到标本兼治、预防保健的作用。

基本简介

“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畏寒症以及属于中医脾胃虚寒类疾病。“夏治”指夏季这些病情有所缓解,趁其发作缓解季节,辩证施治,适当地内服和外用一些方药,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

历史渊源

中医传统贴敷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临床应用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远古时期,先民就已学会了用泥土、草根、树皮外敷伤口止血;最早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民间常在夏季喝雄黄酒治疗疾病的方法与本方法相同;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载有许多外敷方剂,用以治疗创伤等疾患。

晋代的<肘后备急方载用鸡子、白醋、猪脂、水、蜜、酒等作为外敷药与调和剂外敷;南北朝《刘涓子鬼遗方》用猪胆汁外敷治疗痈肿;唐《食疗本草》用胡桃研泥外敷治疗白发;宋<太平惠民方以地龙粪研饼敷在小儿囟门,治疗小儿头热、鼻塞不通;明《普济方》用生附子和葱涎为泥敷涌泉穴治疗鼻渊等等,说明贴敷疗法相沿习用甚久;清代的《理瀹骈文》一书集贴敷疗法之大成,标志着本疗法的临床应用达到了相当完善的水准。

时机信息

其致病因素往往产生于夏季,因天气炎热,没有立即发作而潜伏于体内,到了冬季则发作或加重。因此,冬病夏防十分重要。临床实践表明,有些冬病,冬天治疗效果很差,而在夏天治疗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医原理

“冬病夏治”的原理归结起来只有两条:一是针对寒邪;二是针对体质虚寒。自然界存在许多致病因子,古人将之概括为风、寒、暑、湿、燥、火,称为“六淫”,其中寒邪引发的病,多发病于冬季。

冬病夏治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较为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中医理论讲的是阴阳五行,“天人一体”。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一体之赢虚,消息皆通于大地”,也就是说季节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说的是阴阳的对立失调,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功效医疗

一些虚寒性疾病多半是体内阴盛阳衰,抵抗力明显下降,外邪容易侵入而发病。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这时,利用夏季阳旺阳升,人体阳气在夏季有随之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易解的状态,运用补虚助阳药或温里散寒药物,天人合击,最易把冬病之邪消灭在蛰伏状态,这也是中医强调“春夏养阳”的原因。夏季人体阳气充盛,气血流通旺盛,药物最容易吸收,而夏季三伏期间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在三伏天进行贴敷治疗,最易恢复扶助人体得阳气,加强卫外功能,提高机体免疫的效果。

  • 1
  • 2
  • 下一页
  • 上一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科学院揭牌 培养卓越人才
    下一篇:伏天养生,您准备好了吗?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投稿 |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编辑部|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版面费 |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论文发表 |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